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合影
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就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史称“遵义会议”。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了解了遵义会议历史背景,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如何高瞻远瞩,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关键时刻通过民主决策找到党的正确道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
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在参观缅怀中,党员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用心聆听,革命前辈顽强抗敌、不怕流血牺牲的可贵精神和英雄气概,深深震撼着每个人的心。通过学习,各党员同志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的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在工作学习中要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
梁剑明书记与支部党员共同学习先烈事迹
我们来到为纪念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遵义而设立的红军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贵州遵义红军山纪念碑位于陵园内,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 “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
在遵义红军山纪念碑前合影
之后我们参观了“苟坝会议旧址”。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苟坝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毛泽东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苟坝会议旧址毛泽东雕塑前合影
随后我们来到花茂村。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这里近年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村民生活有了显著变化,基本全面实现小康,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习总书记考察时看到鲜花盛开,道路两旁房子干净整洁,有感而发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参观花茂村
最后我们来到息烽集中营,它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之一。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成都“努力餐”创始人)、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马寅初等,而600多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先后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先烈们虽然身披锁链,受尽酷刑折磨,但高墙关不住革命者的必胜信念,酷刑磨不灭革命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我们要铭记息烽集中营内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坚决反抗斗争精神,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努力奋进。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忠魂曲》群雕前合影
通过此次遵义之行的学习,使每一位党员和员工的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心灵深处深受触动,都感悟颇深。大家一起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提高了认识,从思想上得到一次“升华”,更加坚定了爱党、护党、忠于党的决心和信念,更加体会到了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我们如今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大家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缅怀革命先烈的热情化做工作中的巨大动力,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勇于奉献、不断进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为党的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